您的位置: 检测资讯 》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统计显示,过去9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快的领域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作为能耗和碳排放的主要环节之一,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又任重道远。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2021年度会议“交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路径与对策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能源转型是实现城市交通碳中和的*核心措施,加快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交通“双碳”目标的实现,但需要政府、供给市场、消费市场等协同推动碳减排。
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如果再加上航空、铁路、水运等,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量非常大。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清洁交通项目经理秦兰芝介绍,2019年我国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占总量的10%左右,道路交通是*主要的排放源,其中商用车在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比*高。“商用车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冷链、生鲜配送等成为商用车市场的需求增长点,因此商用车保有量未达峰值。”秦兰芝表示,在商用车的重卡领域,柴油仍是主要燃料类型,因此减排压力巨大。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郝春晓也表示,道路运输中,重型货车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汽车排放量的79.0%,排放的颗粒物占汽车排放量的59.4%,将对交通领域减排带来较大影响。“交通行业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能源基金会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交通行业率先实现零排放对空气质量达标、保护人体健康、支持国家气候变化目标实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非常关键。
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尹航指出,随着近年来油耗标准以及新能源车辆推广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的实施,预计交通领域将于2028-2030年间碳达峰。但如果不采取更严格的交通减碳政策,2060年交通领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是巨大挑战。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执行主任安锋预测,我国机动车石油消耗量预计可在2025年前达峰,2040年降低至55%,2050年降低80%。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可以减排达到77%。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中国项目负责人何卉认为,要实现2050年碳减排的远景规划目标,需要通过五个战略路径:机动车能效和CO2排放法规标准、零排放汽车政策法规、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低碳可再生燃油法规、交通活动需求管理。“例如,交通活动需求管理可以在2050年为全球交通带来80%的CO2当量减排,把我们带到非常接近1.5度温控所需要的26亿吨的排放水平。”何卉表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王聘玺表示,能源转型是实现城市交通碳中和的*核心措施,贡献率可达80%,但需实现“绿电+新能源汽车”的零排放结构。“核心在于降低小客车的出行强度,以及构建‘电气化铁路+新能源汽车’的货物绿色运输模式。”王聘玺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也表示,加快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和战略选择。同时,汽车行业也要重视传统能源汽车节能减碳及汽车制造全产业链节能低碳。
我国需要从长远考虑,以终为始部署更为严格的交通减排政策和措施,助力国家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已有的多个研究,总体而言我国交通领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是多数研究的结论,但是交通碳中和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执行委员会主任龚慧明建议,我国应基于“30·60”双碳目标,推动交通全行业进一步明确碳排放清单计算方法和减排边界,明确*有效的减排手段及相应的责任主体。“交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车的事情,也不仅是交通运输的事情,还涉及到运输需求和基础设施保障,比如用地和城市规划、电网规划,甚至还涉及建筑物配电容量标准等。” 龚慧明表示。吴志新也指出,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仅靠汽车行业自身是万万不能的,离不开与大能源、大交通的协同发展、融合互动。“车联网、电力能源网、智慧交通网的深度融合可系统提高能源利用及交通运输效率,进而全面降低碳排放。”“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愿景的实现,需要能源、环境、经济、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参与主体形成广泛共识。”王聘玺表示,应该由政府、供给市场、消费市场、智囊团共同推动形成以消费市场为核心,升级既有协同机制、政府明确发展绩效、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企业协同提升车辆技术水平、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充足能源供应和便利可持续能源补给环境的发展生态。
推荐产品
相关阅读
【扫一扫,关注我们】